(通讯员 陈怡璇)时维九月,天朗气清,载梦而来。9月25日,2020级5300余名新同学怀揣着梦想从大江南北负笈而来,齐聚美丽的城建校园,开启人生新征程。
今年受疫情影响,迎新工作面对着新的挑战,报到流程也与往年大不相同。专车接站,测量体温,搬运行李,消毒消杀,发放防疫物资……为保障迎新工作有序、高效、安全开展,让学生、家长能够满意、安心,学校相关部门和各学院用“点对点”“一条龙”的贴心服务全方位助力2020级新同学开启城建新生活。
学校高度重视,领导深入一线
迎新当日,校领导张惠贞、王召东、许朝民、王靖、贺国营、杨风岭、刘守勇、宿金勇、周颖杰、吴晓红、陈松涛亲临现场,分两组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各部门服务点、各学院新生报到接待点、学生宿舍和学生餐厅实地了解迎新工作开展情况,对迎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场协调解决,对迎新工作中各学院的特色亮点以及好的做法给予肯定、点赞,对坚守在迎新一线的辅导员老师、学生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进行慰问。在学院报到点、学生宿舍与学生餐厅,校领导与学生拉家常、合影留念,与师生一起在励志墙、签名墙上签名并题写寄语,参与独具匠心的各种迎新活动,整个校园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氛围。党委书记张惠贞前往学校门口看望新生家长,与其亲切交谈,消除家长无法进入校园陪同学生的担心。
部门齐心联动,落实迎新细节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新生的报到工作,学校专门成立迎新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河南城建学院2020年迎新工作方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本着“以人为本、高效便捷、安全有序、热情周到”的工作原则,从迎新接站、报到流程、氛围宣传、后勤保障、财务缴费、安全保卫、防疫保障等多个方面对迎新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完善各项迎新工作细节,以确保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迎新工作。
从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就寄发了《入学手册》,到新生报到前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途径宣传报到须知、注意事项;从未报到前就可以网上查询宿舍安排情况,到迎新现场发放的《迎新手册》《河南城建学院校报-迎新专刊》,帮助新生快速熟悉学校基本情况、报到流程和入学教育安排;从报到前14天健康信息上报制度,到报到时的人脸识别、测温,严格把控校园入门关;从暑期全力推进学生公寓修缮、水电暖能源动力系统维护、教室设备维修等多项重点项目建设,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到迎新现场提供交通、食宿、医疗等的便利服务;从防盗防骗提醒、校园宗教知识教育到校园生活攻略传授。全校各部门协同联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队,新生辅导员、专业负责人轮流坚守在迎新现场,向新生介绍专业特色、服务地方成果,并送上纪念品,各学院领导亲自上陈,为新生搬运行李,并直接参与并走访新生寝室,慰问新生,圆满完成迎新工作。
在今年疫情防控形势下,迎新工作关口前移,提前与新生点对点取得联系。各学院新生辅导员老师提前以电话、微信、QQ等形式,逐个联系新生同学,了解学生具体信息,做到开学前准确掌握学生的报到方式、车辆信息,并据此提供点对点精准接站服务;各学院也通过提前与新生联络,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全面摸排,提前掌握新生14天的健康状况、旅居史等信息,把好校门关,确保新生入学工作安全平稳有序。同时,在开学前就开展了新生教育管理及暖心服务工作,提前在新生联络群里给学生发送了安全管理和防疫的相关要求。
多方周密部署,严格报到流程
因疫情防控校门管控需要,学生不能外出迎接新生,学校专门面向全校抽调党员志愿者组成党员突击队,奔赴各大迎新站点迎接新生。9月25日早上6点,在平顶山火车站、平顶山西站、宝丰站以及新、老长途汽车站等5个站点,由全校各部门118名党员教师组成的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人员已然耐心等待新生同学们的出现;在各个站点出口,张贴着“新旅程、新起点、迎接新的生活”“欢迎2020级新同学”标语的河南城建学院新生接待车也已准备就绪,“点对点”接送直达学校,为新生同学安全返校保驾护航;在龙翔校区北门、和谐校区南门接待服务点,设立测温区、行李消杀区、临时隔离区,学校工作人员、安保人员、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学院工作人员及学生志愿者,共同努力,全力做好新生报到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从入校前人脸识别测温到核验身份,从入校后行李摆渡到学院报到点人脸识别报到、寝室登记入住,新生报到的各个程序科学设置、环环相扣,有力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新生安全顺利报到入学。
温暖贴心服务,浸润城建关怀
“热烈欢迎2020级新同学”为烘托浓郁的入学氛围,学校在大门口和迎新主干道统一制作迎新宣传展板,编辑了多条表达对新生关爱的标语条幅,放置在学校的各个角落,营造了浓浓的迎新氛围,校记者团、新媒体中心以及广大师生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迎新的温暖瞬间。在各学院迎新工作点,迎新帐篷、导航牌整齐摆放,统一制作的体现各学院学科特点的迎新展板、横幅、标语彰显学校的文化底蕴。
为有效维护迎新期间校园秩序,帮助新生尽快办理报到手续,为新生提供行李搬运服务,学校志愿者帮助新生实现随身物品转运,校内爱心摆渡车、中巴车、电动车、三轮车等车辆齐上阵,满载着同学们的梦想与期待,学校的关怀与关爱,在校门至宿舍区之间无间断运转,构建起城建“迎新爱心交通网”。迎新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热情周到,他们用饱满的热情为广大新生提供了细致周到的入学报到服务。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新同学们少了家长的入校陪伴,但自立勇敢地迈出了大学生活的第一步,老师、学长和学姐们的关心照顾,也让新同学们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
考虑到天气炎热且随时有降雨的可能,学校还在校门处设立了家长休息区,为家长提供座椅、遮阳遮雨棚与热水,让旅途奔波的家长得以休息。
创意特色活动,引领学生成长
为了让新生感受到如家的大学氛围,体验到五彩缤纷的大学校园,今年学校特意组织安排各学院“最有创意迎新活动”的评选活动,各学院结合实际,各显其能,各具特色,纷纷用心用情用意为新生布置安排了创意满满、亮点纷呈的迎新活动。
图书馆门前人声鼎沸,缤纷的舞台、鲜艳的红地毯、喜庆的气球拱门……校团委举行的“团团带你阅社团”迎新活动吸引众多师生驻足观看。校团委在此设立迎新点,为来往的师生提供茶水,并带领校内优秀文体类社团为前来报到的新同学带来精彩绝伦的表演,充分展现了我校社团对新同学的热烈欢迎。“接过校领导亲递的礼物,非常荣幸,听着大家对我生日祝福,特别感动 ”恰逢当日过18岁生日的管理学院2020级新生刘伟说到,在迎新现场,校领导为四位当日过生日的同学送上生日礼物,并送去了祝福,校长王召东勉励他们:“要珍惜校园时光,认真刻苦学习,锻炼过硬本领,在河南城建学院度过美好的青春,学有所成。”今年受疫情影响,家长不能入校,虽然在生日时身边没有了家人的陪伴,但学校给出的这份生日礼物和温情告白,给他们带来的关怀与关爱,帮助他们度过了一次特别的生日。
在材料与化工学院迎新点,新生正在有条不紊地按照志愿者们的耐心指导完成报到流程,人脸识别报到、领取一卡通、迎新专刊、防护手册、上交材料,学院提供了贴心的“一条龙服务”;摊位左侧摆放着的印有校园景观的陶瓷茶杯茶壶作为迎新纪念品,由材料与化工学院学生亲自制作,历经12个小时完成,饱含着学校、学院对新生的祝福与期待。该学院制作的签到墙,利用元素周期表,将今年 319名新生编成了118个化学元素,并写着与化学有关的如“如果你想当醇,那我便当酸,我们手拉手缩合在一起”等土味情话;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师生们则是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为方便新生熟悉学校环境,特意为新生绘制了手工校园地图,并在背面印制上建筑学院232名新生的名字,为新生送上美好的祝福,同时制作了书袋等文创产品,开设《小筑有话说》栏目在bilibili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站上同步直播迎新现场,可谓匠心独运。该学院还展示了一批中国古代建筑模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知识与专业特色,激发同学们学习热情;此外,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向新生们展示了无人机测绘、机器人和生物发酵技术,特别是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还将传统茶文化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推出自创茶饮品牌,为前来报到的新生提供了一杯杯清香的茶水,缓解舟车劳顿的辛苦;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不约而同的制作了“寄语墙”,邀请新生同学们写下自己在大学四年生活的美好愿望,给四年后的自己一份十分珍贵的礼物。外国语学院精心制作的带有中药包的“入学锦囊”,内装三个“锦囊妙计”的卡片——从入校安排、新生辅导员联系方式、中英对照的谚语等三个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入学攻略,帮助适应大学生活,增强英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学生处资助管理中心,在景观大道设置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建档立卡新同学发放“爱心助学大礼包”,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智慧数据迎新,接待方便创新
为给新生以提供全方位、智能的校园服务,学校信息中心推出河南城建学院可视化移动迎新服务,旨在为新到的城建学子们,提供贴心的迎新服务。到学校的路怎么走?哪里有迎接接待点?报到流程是什么?是不是一头雾水?可视化迎接帮助广大新生同学一键搞定。无需下载安装软件,仅需通过微信、QQ等“扫一扫”功能,就可以实景体验校园美景、实现校内实时导航。此外,可视化迎新还提供报到须知、迎新接待精细化校园地图、一键导航到寝室等基础功能,同时,配合校园VR导航,全方位、多角度帮助新同学了解校园风光及周边生活服务设施。
此外,今年我校再次利用大数据系统,精心制作了一年一度新生报到“实时大数据”,更加准确了解2020级新生的详细情况,将智能化、大数据应用于新生报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实现迎新工作的流程化、智能化和模式化,整体提升了迎新效率,提高了师生满意度,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生数据进行多维度实时统计分析,使新生与学校互联互通,构建起智能化、大数据化的校园迎新系统。
在全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下,我校2020年迎新工作圆满完成。今年我校共录取新生5378人。
(编辑:陈怡璇 李军伟/摄影:田杨扬等)